上海市儿童医院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专科儿童医院(1937年)。1982年在国家卫生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助下,建立了中国首批儿童重症监护病房(ICU)之一(见图1:1982年中国最早建立的儿童ICU)(当年全国共4家专科儿童医院建立ICU)。上海市儿童医院ICU建立初期运行抢救床位10张,同时收治儿童和新生儿危重症。ICU建立当年,在黄中教授和张宇鸣教授(ICU首任主任,见图2:张宇鸣教授)带领下,在国内首次使用呼吸机抢救儿童呼吸衰竭,代表了ICU建立初期我国儿童呼吸衰竭的救治能力和成就。
1997年上海市卫生局批准成立上海市儿童急救中心,使ICU救治能力获得提升,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由ICU建立初期的78%左右提高至93-94%。同年开展儿童危重症血液净化(CRRT和血浆置换)和儿童院前急救转运。ICU抢救床位扩展至20张。2004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学科(上海市儿童医院并入上海交通大学,冠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),同年批准建立上海交通大学儿科危重病研究所,同年获上海市医学“新三年行动计划”资助,ICU抢救和临床研究能力获得进一步提升。
2010年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重症医学获批首批国家重点临床专科(全国10家之一)。2014年随着新院区的建立,同时泸定路和北京西路两个监护病区(PICU)。重点项目包括各种模式呼吸支持、血液净化、营养支持等。开展各种监护技术,临时和永久心脏起搏技术、食道调搏术、纤维支气管镜等常规抢救技术。2015 年开展体外膜肺(ECMO)技术,成功救治自主心跳停止90 分钟爆发性心肌炎,新开展器官移植监护,2016年成为国际体外生命支持中心(ELSO)成员单位(编号ELSO center:663)。2019年建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童感染免疫与重症医学研究院。
目前上海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合计运行床位36张,年收治抢救病人1200-1600人次,抢救存活率97-98%左右。
PICU亚专科团队包括:ECMO团队(医师10人、护士和灌注师10人,24小时响应服务,并承担ECMO院外建立与转运服务)、院前急救与转运团队、纤维支气管镜团队、营养支持团队、临床研究与转化医学团队、数据与信息支持团队。重症医学近十年发展的重点是:呼吸支持、血液净化、ECMO和血流动力学监测。其中血液净化临床研究成果纳入《2020年儿童脓毒性休克与器官功能障碍管理国际指南》。学科拥有博士生导师4名(其中PICU2名)、硕士生导师3名。是国内规模较大、救治能力最强、临床研究能最强的重症医学科之一。
图1:1982年中国最早建立的儿科ICU(上海市儿童医院ICU,摄于1982年)
图2. 上海市儿童医院首任ICU主任(摄于1997年)
图3. 重症医学科全体工作人员照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