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、辅助实验室检查
1、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
① 单份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≥1∶160;病程中双份血清 肺炎支原体 抗体滴度上升 4 倍及以上。
② 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测定:肺炎支原体-IgM 抗体一般在感染后4~5天出现,可作为早期感染的诊断指标,阳性提示 MP 感染,阴性则不能完全排除 MP 感染,适合门急诊患儿快速筛查。
需要关注的是: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早期,机体产生的抗体量较少,故感染早期检测抗体滴度其结果可能为阴性(假阴性);而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恢复期,其抗体可以较高的滴度水平在人体内存在 1~3个月甚至更久。
此外,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无终身免疫,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,可出现再次感染,其抗体在体内消失的时间就更长了。
因此检测的结果要充分考虑患儿的临床实际情况。
2、核酸扩增诊断技术
包括DNA和RNA检测,不受年龄、产生抗体的能力、病程早晚及用药等因素的影响,在MP感染早期的检出率最高,有相应临床表现,肺炎支原体-DNA 或 肺炎支原体-RNA阳性,可考虑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。
3、一般其他检测
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一般正常,后期可轻度升高。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(SMPP)患儿多于发热3 d后出现中性粒细胞占比、C-反应蛋白(CRP)、乳酸脱氢酶( LDH)、D-二聚体、血清铁蛋白以及某些细胞因子不同程度升高,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,是过强免疫炎症反应的标志。一些SMPP患儿可有白蛋白降低。SMPP患儿中性粒细胞占比和CRP明显升高也可能与细菌混合感染有关,值得注意的事,患儿年龄越小,混合感染的风险越大,因此面对小年龄的重症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,中性粒细胞和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,需充分考虑存在混合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,积极抗感染治疗。